發布時間:2020-08-03 來源:梵天管理 瀏覽數量:30212
7月30日,理想汽車正式以“LI”為證券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,比原計劃提前一天。《證券日報》記者注意到,因受疫情影響,本應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的理想汽車,最終選擇在其北京交付中心舉行云敲鐘儀式。至此,理想汽車成為蔚來汽車之后,第二個在美股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新勢力汽車制造商。
在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云敲鐘之前,理想汽車對外宣布其首次公開發行的95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(“ADS”)每股定價為11.50美元,每股ADS代表兩股公司A類普通股。此次發行預計將于2020年8月3日完成,具體取決于慣例成交條件。
隨后美股開盤,理想股價一路飆升,首日股價收于16.46美元/股,漲幅高達43.13%。截至7月31日收盤,理想汽車股價報16.00美元/股,市值135.28億美元。相比較而言,蔚來汽車當日股價收盤下跌2.13%,報11.94美元/股,市值139.99億美元。
在披露募資額的同時,理想汽車也在招股書中公布了截止到今年二季度的財報。理想汽車二季度收入19億元人民幣,環比增長128.6%,凈虧損為7520萬元人民幣(第一季度為凈虧損7710萬元人民幣);運營現金流為4.517億元人民幣(第一季度為負6300萬元)。
對此,李想表示,目前理想ONE交付超一萬輛,現金流為正,說明理想汽車運營情況良好。
數據顯示,2020年一季度,理想汽車交付量為2896輛,營收8.5億元人民幣,毛利6830萬元,毛利率8%;第二季度交付達6604輛,環比增長128%;交付量的增長也帶動了毛利率的提升,第二季度的毛利率從一季度的8%提升到了13.3%。有汽車證券分析師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在理想汽車招股書的風險提示中,多次提到其目前主推的EREV增程式電動車技術路線的風險。同時,過于單一的車型或將成為未來銷售競爭的軟肋。
同時,在招股書中,記者查閱到理想汽車未來的產品規劃,首先是計劃2022年推出全尺寸SUV,將會搭載更加先進的新増程動力系統,同時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還會繼續推出緊湊型SUV和中型SUV。
據公開資料顯示,理想汽車成立至今已完成9輪融資。2017至2018年期間,理想汽車連續完成Pre-B和B輪融資,并發布智能電動車品牌“理想智造”,于2018年10月18日正式發布理想ONE車型。
到了2019年,理想汽車切換至高速運轉模式。先是在去年4月份,宣布接受預定,11月份便實現車型交付。在理想ONE的發布會上,李想堅定的認為“科技是一種生產力,能夠改變駕乘體驗、能夠持續提升車輛安全,也能夠改變目前效率極低的商業模式。”
同年8月16日,理想汽車C輪融資5.3億美元,由美團公司創始人、CEO王興領投,李想、今日頭條等跟投。招股書顯示,最近一輪融資是今年7月1日的D輪融資,募集資金5.5億美元。D輪融資由美團領投5億美元,投后估值為40.5億美元;2020年6月份,第10000輛理想ONE交付用戶,創造新勢力最快交付紀錄。
IPO后,理想汽車創始人、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想繼續擁有21.0%的股份,而王興及美團的持股比例將超過李想,從IPO前的23.5%增至24.0%;投票權方面,李想將享有72.7%的投票權,而王興及美團的投票權則為8.3%。此外,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、總裁沈亞楠持股1.1%,聯合創始人、CFO李鐵持股1.0%。
“本質上整個汽車市場過去開過的兩次窗口都是跟制造直接相關的。在我看來,2015年到2025年接下來的十年里會開第三次窗口,是由消費者整個需求的變化還有整個在技術的變化來產生的。電動化、自動駕駛、車聯網三項關鍵技術的變化,這意味著智能汽車時代的到來。”李想認為,電動化給了新品牌加入這個市場最大的一個機會,而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會改變整個汽車的商業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