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熱線:0755-26905858
發布時間:2021-09-07 來源:梵天管理 瀏覽數量:25977
經過武漢、上海、合肥等城市一番激烈搶奪,一直低調的北京意外爆冷,拿到了小米汽車的落戶權。
9月2日,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,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注冊地址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。就在前一天,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微博喊話小米汽車新同學“今天開學了!”并曬出小米汽車團隊的合影。
來源:雷軍微博
從照片來看,小米汽車核心團隊一共17人,其中并沒有太多汽車行業熟悉的面孔。前排是幾位小米集團高管,后排小米自動駕駛團隊負責人葉航軍、籌備智能座艙的于鍇等均是小米早期員工。有消息稱,小米已經招募到汽車行業資深高管,但由于競業協議,目前并未公開身份。
落定北京,小米汽車總部之爭終于告一段落,此時,距離小米官宣造車已經過去了5個月。這5個月以來,小米一直在緊鑼密鼓推進造車大計,幾乎每個月都會曝出雷軍赴某車企參觀調研的消息。
經過慎重調研思考,小米汽車將自動駕駛技術當做參加造車競賽的制勝技能。除了高薪招募自動駕駛人才,小米還大手筆買下一家自動駕駛公司深動科技。
“自動駕駛技術是智能電動車最重要的技術,現階段小米汽車的首要任務,就是尋找超過500名專注L4自動駕駛技術的人才。”小米集團總裁王翔曾在小米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,目前小米已收到超過2萬份簡歷。
與同為新造車“后浪”的百度相比,自動駕駛顯然不是小米的強項,靠“買買買”就能實現自動駕駛自由嗎?
資本粗暴補課
不同于百度、特斯拉等企業在自動駕駛領域已深耕多年,具備技術積淀,初來乍到的小米,自動駕駛業務還處于起步階段。為了加速追趕,小米選擇了一種簡單粗暴的做法。“(我們)希望通過收購,加速小米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。”王翔直言。
事實上,小米的資本布局已經開始。
據不完全統計,2011年至2021年3月30日,小米在汽車和出行領域投資了約30家公司,直接參與近50輪次融資。6月份以來,小米旗下的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相繼領投縱目科技和幾何伙伴。縱目科技曾掛牌新三板,是一家汽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(ADAS)軟硬件系統供應商,與吉利、一汽等車企均有合作,該公司量產的標清環視ADAS控制器涵蓋了3D環視和盲區監測預警功能。
來源:幾何伙伴官網
幾何伙伴是一家可以提供面向自動駕駛L2-L4階段基于機器感知和學習的軟硬件集成系統和總體解決方案的公司。
6月8日,國內激光雷達初創企業禾賽科技宣布完成了超3億美元融資,領投方之一就有小米集團。禾賽科技可以說是國內3D傳感器(激光雷達)領域的獨角獸企業。此外,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與智慧停車解決方案提供商愛泊車等公司背后,都有小米的身影。
或許,小米覺得投資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公司還只是“小打小鬧”,為了深度獲取自動駕駛技能,小米決定干脆直接收購一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。
8月25日,小米發布公告稱以總交易金額約7737萬美元收購深動科技,這是小米官宣造車后最大一筆收購。完成交易后,深動科技將成為小米全資子公司。
深動科技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,成立于2017年,公司4位創始人,包括CEO蔡銳、CTO李志偉、首席科學家楊奎元、研發總監張馳都有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工作背景。
公司成立不到一年,深動科技就推出了一套通過攝像頭陣列來幫助無人車實現3D感知、高精地圖繪制與定位的方案,這是當時國內唯一一套低成本且高精度解決方案。2018年,深動科技表示已經具備成熟的大規模制作高速道路高精地圖的能力,較復雜的中心城區道路高精地圖自動化程度可以達到90%。
深動科技在算法方面的優勢,奠定了小米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基礎,或許也決定了小米自動駕駛的研發方向——以視覺為主配以高精度地圖眾包采集方案,這將與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路線不謀而合。
錢能解決一切?
一頓猛操作,狂砸數十億的小米能靠買買買實現自動駕駛自由嗎?
車企發力自動駕駛大致有兩種途徑,一種是像北汽、吉利等與第三方企業合作,比如北汽極狐與華為、吉利極氪和Mobileye;另一種就是像特斯拉、小鵬、蔚來等自研自動駕駛技術。作為科技公司,小米顯然不甘心把“靈魂”交給第三方,選擇了自研智能駕駛技術。
對比自動駕駛能力較強的企業,百度、谷歌、特斯拉等均在自動駕駛領域擁有多年技術積淀。深信第一性原理的特斯拉CEO埃隆·馬斯克(Elon Musk),甚至要丟掉雷達傳感器,全面轉向攝像頭支持半自動駕駛。
前不久在AI日,特斯拉發布了超級計算機Dojo,內置特斯拉自研AI芯片D1,該芯片擁有500億個晶體管,峰值算力可達362TFLOPS。強大的計算能力,可以對特斯拉采集的海量視頻數據進行分析、學習。官方表示,Dojo通過深度學習之后可以擁有和人類等同的駕駛能力。
來源:特斯拉
Dojo所學習的視頻素材,是全球范圍內超過百萬輛特斯拉汽車所收集的,隨著特斯拉交付數量不斷攀升,視頻素材將不斷增多,Dojo的學習素材也將更加豐富。
這種能力顯然不能簡單通過買買買的方式獲得。“小米投資的這些自動駕駛技術公司,并非只服務小米一家,并不能為其帶來顛覆式的創新。”一位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內部人員告訴未來汽車日報。
如果說,海量數據也能靠時間和金錢來彌補,小米擁有龐大的閉環生態和用戶基數,通過出色的軟硬件整合能力,也能形成自己的技術特色。但自動駕駛人才則是靠買買買也很難補齊的稀缺資源。
根據小米官方透露,自官宣造車以來,其從2萬多份簡歷中篩選出近300人,組建了汽車團隊。據此推算,小米汽車的錄取率僅為1.5%,比2021年國考1.6%的錄取比例還低,也就是說進小米汽車比考公務員還要難。這也從側面說明小米招汽車人才并不容易。
一方面,小米汽車處于第二波造車浪潮,大多數智能汽車人才已經找到歸宿。另一方面,智能電動汽車是新興行業,相關人才本就不多。一位汽車主動安全工程師告訴未來汽車日報,目前車企招攬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人才的門檻很高,該領域人才非常緊缺。
對于現階段的小米來說,想要快速提升自動駕駛能力,除了盡力尋找適合的人才,只能通過外部輸血的方式來實現。
自動駕駛是一項依賴大量AI算法的高門檻技術,目前并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做到真正的無人駕駛。無論是走在前面的特斯拉,還是后來居上的蔚來,對所有自動駕駛行業的從業者來說,大家都在探索中前行。一位AI芯片設計師告訴未來汽車日報,對于車企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錢,而是時間。車企不惜重金招攬相關技術人才,開出百萬年薪的自動駕駛崗位比比皆是,比的就是誰能更快把產品落地。
從這個角度來看,小米汽車還有機會。
本文來源:蓋世汽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