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熱線:0755-26905858
發布時間:2022-05-27 來源:梵天管理 瀏覽數量:9961
進入2022年以來,對于幾家已經實現大規模交付的新勢力造車而言,必然是愈發焦頭爛額的。疫情、缺芯、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暴漲,就像一只只無形的手,不斷擾亂著它們各自既定的傳播節奏與計劃。
在這之中,小鵬汽車的整體處境,雖然并沒有想象中那般糟糕,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沖擊與影響。相比2021年的順風順水,不斷收獲來自終端的鮮花與掌聲,苦日子看似真的來了。
而就在昨天傍晚,隨著其正式公布Q1財報,僅從幾項關鍵數據來看,小鵬無疑迎來了一場“逆風局”。好在,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,作為“掌舵者”的何小鵬,還是非常詳盡、能量密度頗高地進行了穩定輸出,一定程度上成功打消來自外界的部分質疑。
潛臺詞好像在說:逆風,才能更好地翻盤。
同比上升,環比下降
本段開篇,直接切入正題,將小鵬發布的Q1財報拆分成兩部分來看。首先,將目光集中在交付層面。眾所周知,過去的2021年,這家新勢力造車在最后時刻,實現了對于長期領跑者蔚來的反超,一舉拿下該細分賽道的“累計銷冠”。
究其原因,雖然小鵬在平均售價上,相比“蔚小理”中的其它兩家有著一定的差距,但轉換角度,這為它帶來了三者間最豐富的產品結構,在售車型涵蓋的15-40萬元區間,也是最廣泛的。
換言之,僅以目前的戰略布局分析,小鵬位于終端無疑囊括了更多的潛在用戶,進而實現最大化的量變。
而上述優勢,同樣延續到了今年Q1。財報顯示,整個1-3月其累計交付新車34,561輛,同比增長159%。連續三個季度超越蔚來、理想,再度拿下新勢力造車銷冠。
具體車型方面,當下產品序列中售價最低的小鵬G3系列,占比從2021年Q4的30%,已經降低至2022年Q1的13%。相比之下,小鵬P5、小鵬P7所占份額均大幅環比提升。
面對這樣的表現,其實并不令人感到奇怪。畢竟,早在之前的財報電話會議上,何小鵬就曾公開表示,今年的最終目標就是保證作為絕對“主銷擔當”的兩款純電轎車,月交付量雙雙突破1萬輛大關。
由此望向財務層面,整個Q1,小鵬總營收達到74.5億元,略高于市場預期的73.68億元,較2021年同期的29.5億元增長152.6%。但無法掩蓋的是,因為受到春節假期等不利因素的影響,較2021年Q4的85.6億元,環比減少12.9%。
同時,整個2022年Q1小鵬營業虧損達到19.2億元,凈虧損17.01億元,高于市場預期的15.2億元,同比擴大116%,環比擴大32%。
而在另一項關鍵數據上,2022年Q1小鵬整體毛利率達到12.2%,相較2021年Q1、2021年Q4的11.2%、12.0%,均有所提升。但受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影響,2022年Q1單車毛利率為10.4%,相比2021年Q4的10.9%,環比有所下滑。
研發支出上,2022年Q1達到12.2億元,較2021年同期的5.3億元,增長128.2%,較2021年第四季度的14.5億元減少15.9%。截至2022年3月31日,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則達到417.1億元。
看到這里,已然可以對小鵬所祭出的這份財報大概做一個總結:雖然在交付層面繼續維系著較好的表現,但是營收層面紛紛出現的“同比上升,環比下滑”,還是體現出了前者目前所暫時遭遇的困境。
不過,在何小鵬看來,“公司Q1業績為2022年強勢開局。市場對我們高質量的產品需求強勁,我們的自研技術也繼續領先行業。優秀的自研技術開發能力以及積極主動的供應鏈管理,使我們可以更高效地應對供應鏈方面的挑戰。盡管受到半導體短缺和疫情的影響,我們仍有信心擴大市場份額。”
對于正在進行中Q2,小鵬官方預期交付量將達到31,000-34000輛,同比增長約78.2%-95.4%;總收入達到68-75億元,同比增長約80.8%-99.4%。
四個維度,答疑解惑
必須承認的是,結合目前整個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大環境來看,小鵬交出這樣一份季度成績單,很多結果都在情理之中。就像文章開篇所提及的那樣,財報發布兩小時后所舉行的電話會議,何小鵬所輸出的內容,可能更具含金量,也解答了部分人的疑惑。而接下來,更想從三個維度分別闡述。
其一,戰略規劃層面。
按照何小鵬所透露的信息,“G9是小鵬精心打造的旗艦SUV車型,計劃在Q3正式上市發售和規模投產,并在Q4大規模交付。明年計劃在新打造的B級車平臺和C級車平臺上各自推出一款新車。”
隨后,他也補充道:“期待這兩款新車型能實現多項全球第一的技術創新,同時還要成為同級別車型里的顏值擔當。加上現有車型,小鵬覆蓋15萬元-40萬元價格區間的產品矩陣將會更加完善。”
另外,重點地區的供應鏈正在逐步恢復,小鵬已經于5月中旬恢復在肇慶工廠的雙班生產。而在全系車型宣布漲價后,小鵬預計5月訂單量如果排除受疫情影響的地區,將恢復到與漲價前相當的水平。
不過,相比之下,更加令人感到好奇的,還是明年將會推出的兩款新車究竟是誰?大膽猜測:相比G9定位略低的中型SUV小鵬G7?以及相比P7定位更高的中大型純電轎車小鵬P9?
其二,供應鏈層面。
關于這一點,更像是所有車企始終無法回避的“痛點”。在何小鵬眼中,“從現在來看的話,一個主要的芯片大概有三到幾顆,產能問題不太大,但是很多時候產能問題受限于一些特別小且便宜的芯片,這些芯片現在來說非常不確定。基本上如果當月能看到次月就已經非常好了,很多時候甚至當周只能看到下一周的產能。”
因此,芯片所帶來的供應鏈挑戰,遠會比想象的時間還要長。而動力電池供應方面,何小鵬堅信,“到2022年底、2023年上半年在行業里面電池的整個供應能力都會大幅度提高。公司從2021年起對接了多家優質電池合作伙伴,今年Q2將基本完成電池供應多元化的布局。”
其三,高階輔助駕駛層面。
其實,對于這一點,是非常期待何小鵬如果做出解答的。因為早在本月初,這家新勢力造車官宣:自5月9日開始,將標配輔助駕駛軟件系統,不再采取收費開通的方式。
換言之,以后只要用戶所購買的對應車型具備XPILOT 3.0或XPILOT 3.5甚至更高的硬件系統,軟件也將直接贈送。
實際上,當智能電動車時代漸漸降臨,在原本所公認的商業邏輯中,具有相應技術儲備的企業,通過軟件訂閱制度進行“賺錢”,長期以來都是所有人期待的。但僅從短期的推廣效果來看,只能用不盡如人意所形容。
“小鵬的軟件收費業務在中國的企業里是做得非常好的,不過之前我們做的硬件和軟件分開收費,效果上可能不如對其統一收費的效果。并且在智能座艙和智能底盤一體化,有更高的硬件和智能體驗以后,這樣的一體式方案軟件收費,可能更容易被接受。后續,等高階智能駕駛有更好的體驗以后,可能會推出按里程或時常的收費機制,現階段提高智能駕駛的滲透率則更為重要。”
不可否認,從何小鵬的回答中,還是能夠聽出一種認清行業大環境后的妥協。至于城市NGP的具體開放節點,前者表示:“在獲得城市高精地圖等相關審批后,會馬上推送城市NGP,并逐步增加覆蓋的城市數量。”
另外,何小鵬透露:“在G9和后續的新車上,因為軟件部分不再單獨收費,所以帶高階輔助駕駛與不帶輔助駕駛的新車,在定價上價差會相應變大。不過,我們會在硬件成本上做出更多的努力降低這方面的影響,讓高階輔助駕駛變得更有競爭力。”
好在,值得慶幸的是,根據官方統計的數據顯示,小鵬在對應軟件策略調整后,選裝輔助駕駛的用戶比例明顯有了較大幅度地提高。這也為小鵬G9以及后續更多車型的到來,平添更多的信心。
而關于未來,何小鵬還是表達了他的憧憬:“相信后面會衍生出來不少新的軟件服務收費方式,當高等級的智能輔助駕駛有足夠的數據以后,可能會推出例如按照時長或者里程的收費方式,我們現在也看到一些新的以服務、以‘軟件包+場景’為組合的新的收費方式,這些我們會在之后去考慮和推出。”
總之,還是那個觀點,任何一項新事物的到來,總會伴隨著爭議,但萬變不離其宗的主旨,還是其要能真正意義上普惠大眾。毫無疑問,在智能化探索,包括在造車的這條路上,小鵬儼然還有許多工作要做。